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20周年:从电池业务到纯电K-Car的深耕之路
东京车展上,铃木社长铃木俊宏面对比亚迪新发布的K-Car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10月29日,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动K-Car车型BYD RACCO,同时推出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 DM-I。
这场亮相背后,是比亚迪深耕日本市场20年的漫长旅程。
从2005年在横滨设立第一家分公司,到如今电动巴士在日本市占率接近80%,从最初备受质疑到如今成为日本进口车品牌前十中唯一的中国身影。
比亚迪用二十年时间,向全球展示了一家中国企业如何攻克以封闭、苛刻著称的日本市场。
01 三次战略转型:比亚迪的日本进军路径
比亚迪与日本市场的联结始于1999年的电池业务,但系统性布局始于2005年日本法人公司的成立。
这家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选择了一条极为艰难的全球化路径——直接挑战全球最难啃的市场。
电池技术先行:比亚迪进入日本并非从汽车开始。2005年,比亚迪在日本横滨设立第一家分公司。
横滨不仅有日产总部,还是日本电动零部件和模具产业链最集中的区域。比亚迪从这里起步,通过电池技术服务逐渐切入日本产业网络。
商用车破冰:真正的转折点在2015年。当比亚迪的5辆K9电动大巴驶入京都街头,日本主流交通系统首次接受了中国制造。
彼时,日本本土车企主攻混动乘用车,商用车电动化基本是空白地带。比亚迪凭借高可靠性的铁电池技术和零排放、低噪音的大巴平台,成功切入这一“高标准、低竞争”的窗口。
乘用车落地:2022年7月,比亚迪才正式宣布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通过元PLUS、海豚、海豹三款车型试水这一本土品牌占据90%份额的封闭市场。
02 战略解码:比亚迪在日本的本土化策略
比亚迪在日本的成功,源于其深入细致的本土化战略,这体现在产品、渠道和社会责任三个层面。
产品策略上,比亚迪从初期的“产品适配”逐步升级到“定制化研发”。此次东京车展首发的BYD RACCO就是最佳例证。
这款纯电动K-Car遵循日本轻型汽车规格,车长不超过3.4米,宽度不超过1.48米,采用“方盒子”造型与滑动后门设计,完美适配日本狭窄街巷的通行场景。
渠道建设方面,比亚迪已在日本建立66家销售据点,覆盖北海道到冲绳的主要城市。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与日本零售巨头永旺集团达成合作,将在30多家商业设施内设立“BYD体验空间”,打通“看车-体验-购车”的场景闭环。
社会责任层面,比亚迪与日本12地政府签署灾害合作协议,向教育机构捐赠车辆支持人才培养。
这些举措帮助比亚迪建立起超越商业交易的情感联结,逐步化解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疑虑。
03 从1到100:比亚迪在日本的成果与挑战
经过二十年耕耘,比亚迪在日本市场已实现“四个唯一”:唯一全面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车企、唯一获得日本权威汽车大奖的中国车企、唯一开发纯电动轻型汽车(K-EV)的外资品牌、唯一实现“电动车+电池+储能+V2H”全生态落地的外资品牌。
商用车领域,比亚迪电动巴士在日占有率已接近70%,从东京上野公园到羽田机场,都能见到其运营身影。今年,比亚迪为即将举办的大阪·关西世博会提供33辆纯电动巴士,持续巩固在商用车领域的优势地位。
乘用车市场,截至今年9月,比亚迪在日累计销售乘用车7,123辆、商用车500辆,已实现对现代起亚在日销量的超越。
去年前调研显示,六成日本消费者未曾听说比亚迪品牌。为此,比亚迪2024年邀请国民女星长泽雅美代言,将品牌认知度从20%提升至40%。
日本汽车市场向来以封闭与高用户忠诚度著称,本土品牌市占率超过94%。同时,日本新能源市场的瓶颈依然明显——截至今年9月,日本纯电市场渗透率仅1.7%。
面对挑战,比亚迪的破局之道在于抓住消费者痛点,不管是定制车型适配场景,还是补能、服务跟上,都是在精准应对市场需求。
04 生态抱团:中国车企全球化的新范式
比亚迪参展东京车展,铃木直言其是“巨大威胁”。但鲜为人知的是,铃木首款纯电动SUV概念车EVX便搭载上了比亚迪电池。
从铃木身上看到的“威胁变伙伴”的转折,恰是比亚迪破解中国车企全球化困局的关键信号。
当国内车企仍在奉行单打独斗时,比亚迪已在成熟市场复制日德车企的护城河逻辑,以生态抱团替代孤军奋战。
比亚迪在日本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体系,包括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向对方输出DM-i混动技术;培育本土配套体系,与永旺等日本巨头合作;
跳出“仅卖车”思维构建多元生态,在日本推出“光储充换一体化”服务。
这种“技术为核、生态为翼”的策略,让比亚迪不仅打开日本市场大门,更让日本企业意识到中国电池并非只会模仿。
05 未来展望:比亚迪在日本的下一征程
面向未来,比亚迪在日本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化。按照规划,到2027年前,比亚迪计划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此次东京车展,比亚迪同步推出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 DM-i,标志着其正式在日本启动“纯电+混动”双线战略。
对于电动化转型迟滞的市场,插混车型往往更能扮演“特种兵”的角色。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全力投入日本市场,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产品矩阵,与日本用户共同探索更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
随着BYD RACCO、海狮06DM-i等新品的上市,以及销售网络的持续完善,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将进入全新阶段。
比亚迪的日本征程仍在继续。目前,比亚迪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日本市场作为其亚太战略的重要支点,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示范效应。
比亚迪的日本故事,正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舞台上实现角色转换的生动写照。
它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洞察和深度本土化,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全球最成熟的市场赢得认可与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