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杭衢高铁在联调联试中取得重大突破,综合检测列车顺利跑出时速385公里的试验目标速度值,标志着该线路在单列动车组提速测试阶段圆满达成阶段性目标。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线路的硬件实力,更为后续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速度突破的技术逻辑与试验背景此次385公里/小时的试验速度,并非简单的“超速测试”,而是严格遵循高铁联调联试规范的关键环节。根据行业标准,高铁需按设计速度的110%进行极限测试,杭衢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因此385公里/小时是其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的既定目标。逐级提速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目前完成的单列动车组测试阶段,通过综合检测列车逐步提升速度,全面验证轨道平顺性、接触网稳定性等核心指标;后续还将开展重联动车组提速试验,模拟多列车编组运行场景,并同步推进信号系统联调、应急响应测试等20余项关键试验,确保全系统协同可靠。 工程难点与技术创新支撑杭衢高铁能实现高速稳定运行,得益于对复杂地质条件的技术突破。该线路正线全长131公里,桥隧比高达78.7%,穿越富春江支流、5条地质断裂带等复杂地形。建设中创新应用多项技术:建德江特大桥采用“步履式顶推”技术,将梁体安装精度控制在3毫米内;11.2公里的太真隧道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微震监测”系统,成功处置17处突水风险点。此外,项目全程采用BIM数字化管理技术,从隧道开挖到轨道铺设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9月完成的接触网热滑试验中,CRH380A型检测车以80公里时速采集120余项参数,弓网接触压力、离线率等核心指标均达一级标准,为高速试验扫清了电气化系统障碍。 战略意义与开通预期作为国内首条采用“PPP+EPC”模式运作的高铁,杭衢高铁的突破具有多重价值。线路连接杭昌高铁杭黄段与江山站,串联杭州建德市及衢州龙游县、江山市等区域,建成后将在环杭州湾经济带与金衢丽经济带间构建“一小时交通圈”,大幅缩短浙西地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按照计划,杭衢高铁预计2025年12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届时,不仅将优化长三角铁路网布局,助力区域产业协同与人员流动,还将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交通支撑,推动浙西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资源加速转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