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车博主慧慧为节省高速费提前出发并在服务区过夜的行为引发关注,其操作既利用了高速免费政策规则,也伴随着一定的成本与风险,具体情况如下: 事件详情慧慧此前便有类似操作,“五一”期间她提前半个月出发,行驶3000公里后于免费时段下高速,省下1600元。此次国庆前,她故技重施,9月29日从内蒙古上高速,9月30日晚在狼牙山服务区过夜,10月1日免费时段下高速回家过生日。之后她计划10月3日或4日再次出发南下,估算两段行程共能省下1400元高速费,其中从内蒙古到河北老家约省400元,南下路程约省1000多元。 省钱原理该操作的核心是利用了我国高速免费政策中“以驶离时间为准”的规则。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只要在免费时段驶离高速,无论何时进入高速,都可免交通行费。不过需注意,ETC车辆需从ETC车道驶出,人工取卡车辆需从人工车道驶出,跨省行驶还可能面临分段计费规则差异。 成本与风险考量经济成本:从实际花费来看,这种方式并非稳赚不赔。以此次国庆行程为例,她省下1400元,但额外产生的油费约1500元,基本抵消了节省的过路费;五一期间她省了1600元,可3000公里的油费约1500元,实际仅节省100元。时间成本:提前出发意味着要付出大量时间。此次她提前两天出发,牺牲了48小时;五一更是提前半个月,长时间在服务区“蜗居”。这种策略更适合时间自由的人群,对于时间宝贵的人来说并不划算。其他风险:长时间低速行驶容易导致汽车发动机积碳;在服务区过夜,财物安全难以保障;极端天气还可能打乱行程计划,比如曾有车主因拥堵险些错过免费时段。此外,高速设有超时核查机制,以“40公里/小时 + 15分钟”为基准判定行驶时间是否合理,若超时且无法提供加油、住宿等有效凭证,将按最远入口计费。 网友争议该事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支持方认为慧慧是“省钱小能手”,觉得节假日高速费较高,这种方式值得自驾族借鉴,一年多次利用免费政策能省下不少路费。反对方则认为,在服务区休息条件差,饮食、住宿都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房车油耗高,低速行驶产生的额外油费可能得不偿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