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民间》是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25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作者是侯仰军。该书以“寻美、探源、问道”为脉络,通过节庆、传说、民俗等载体,揭示民间文化如何以有形遗产与无形观念滋养中华文明千年血脉,是一部扎根田野、溯源中华文明的作品。具体介绍如下:作者背景:侯仰军是历史学博士,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者。生于微山湖畔的他,乡土生活经历塑造了其朴实的品格和民间视角的洞察力,为其创作此书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书中对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进行了深入解读,将其提升到家国情怀的层面,彰显了民间文化的精神力量。在探讨七夕节时,展示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过程及七夕乞巧的缘由,还对中秋、重阳节、二十四节气等进行了阐释。此外,还涉及羊、猴等生肖文化,如将鸡归纳为“光明之禽、吉祥之禽、勇武之禽”并加以细析。核心议题: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该书着重探讨的内容。作者基于甘肃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等调研,强调保护古村寨、留住原住民、培养传承人需要精准的文化定位。书中以河北蔚县为例,说明通过保护、抢救和开发剪纸艺术,可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作者主张既要坚持原汁原味的保护,也要适应文化发展,还提出了强调民间文化的内生性与自主性等建议。体裁特点:该书体裁丰富,既有严谨的研究论文,也有旁征博引的探索文章,还有妙趣横生的散文小品,集学术性、文学性与历史性于一体。书中收录的十余篇寻古佳作,既是珍贵的民间文化记录,也是文采斐然的游记。价值意义:作者兼具历史学家的考据精神与田野调查者的现实关怀,在“问道”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如民间文化需要批评、亟须探源等。该书为继承传统文化、探索其在当下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现实参照和学术样本,对了解地方历史、延续文化脉络意义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