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在京联合发布了《农业保险遥感技术应用规范》系列标准。具体情况如下:发布背景:遥感技术可提升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精准度与灾情评估效率,但此前行业技术标准缺失,各遥感公司在数据源选择、解译技术等方面差异明显,导致分析结果不一致,阻碍了遥感技术规模化应用,影响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该系列标准。编制过程:该系列标准于2021年5月份开展可行性研究,历时4年,经立项论证、多次技术调研和实测验证,召开10余次现场会议并公开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后完成编制。主要内容:首次明确了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4类作物保险的遥感应用规范。按作物和灾害类型对保险遥感技术、数据获取与处理、承保遥感核验、灾损遥感评估、监测成果等实操环节进行了规范。重要意义:有利于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能提供更精准的承保核验与灾损评估服务,提升农业保险的科技服务质效;有助于提升农业保险经营的合规性,打击保险欺诈行为;有利于提升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利于将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提升财政补贴资金的精准性和使用效益。
|
|